- · 《人类学学报》栏目设置[10/06]
- · 《人类学学报》数据库收[10/06]
- · 《人类学学报》投稿方式[10/06]
- · 《人类学学报》征稿要求[10/06]
- · 《人类学学报》刊物宗旨[10/06]
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方式与拍摄手法以影片渔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人类社会在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变化,在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迁中,许多文化渐渐被同化或在地球上慢慢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类的日常
人类社会在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变化,在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变迁中,许多文化渐渐被同化或在地球上慢慢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人类的日常生活,因而在慢慢遗失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拍摄方式是利用人类学纪录片的方式进行拍摄,从而更好地记录人类逐渐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人类学纪录片”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一种新型的创作方式出现了,这一类创作方式形式多样、拍摄手法客观真实,使纪录片更加直观。通过表现性方式的巧妙运用,这一类型纪录片广受观众的喜爱。
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是最早的人类学纪录片,是作者罗伯特·弗雷哈迪拍摄于1922年,以纳努克为叙述核心记录了爱斯基摩人捕杀海豹、北极熊等生活状况的影片,它被认为是人类学纪录片的开篇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影像人类学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之后,许多人也开始进行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
1.1 人类学纪录片的定义
人类学纪录片源自人类的真实活动,是对人类的行为活动以及习俗等客观地进行记录。族志纪录片是不加任何解释和评价的纪录片,许多人对这些人类的行为活动进行单纯的记录,这些纪录片只在命名有些不同,在人类学纪录片中运用广泛。影像文化志,就是利用手中的拍摄设备,照相机、录像机、手机等,对人类的行为习惯以及民俗文化等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不加以任何修饰的全方位拍摄,并收集整理资料、后期进行编辑和制作,为学者以及普通观众留下珍贵的视频资料。
1.2 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流程
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与其他纪录片有许多不同,田野调查对前期的创作尤为重要。因为涉及跨文化碰撞,所以需要在长时间的拍摄与观察中去寻找这一民族文化的特点,站在某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用影片去长期记录下这一民族文化的内容。
人类学纪录片在创作初期,即最开始接触被摄对象之前,就要对拍摄视角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是对发展的事物进行客观记录,但不同文化之间会有所碰撞,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初期思考自身定位。而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拍摄对象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对这类文化进行拍摄和记录的工作是为了记录下符合影片创作主旨的素材。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也会涉及纪录片的“艺术真实”问题,通过拍摄者以客观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下被摄者的影像素材,通过后期拼接来对真实的文化进行还原。最后通过之前查阅的资料对影片中所记载的文化进行校准,以保证文化的真实性。
2 渔民人类学纪录片分析
2.1 渔民人类学纪录片概述
渔民人类学纪录片以记录一年四季靠海而生的人们所独有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记录下这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渔民生活的地理位置独特,也形成了与内陆城市截然不同的自然风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渔民们也在向城市化的生活慢慢靠拢,一年四季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而这类现象的人类学纪录片往往会引发广泛关注。当地居民以出海捕鱼为生的生活状态渐渐被改变着,而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捕鱼工作,就去城里打工,而捕鱼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随着海滨旅游业的到来,夏天的休海期渔民做起了旅游生意,从一年到头的捕鱼到半年捕鱼半年做旅游。由于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因而可从渔村的历史渊源、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节日祭祀等入手,去挖掘具有价值的文化底蕴,进而更好地去记录渔民的真实生活状态。
2.2 渔民人类学纪录片创作构思
通过人类学纪录片进行创作更有利于展现渔民原始文化,也能对当前所遗失的民俗文化进行最真实的记录,在拍摄这个渔村里渔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日常习俗时,也需要掌握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在构思创作阶段应当深入了解渔民的日常生活状态,如在封海期怎样生活、准备开海时如何忙碌、在海上捕鱼是怎样的场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记录下渔民勤劳朴素的生活状态与最纯朴的渔民文化,去了解渔村文化和人文地理积淀下的文化现象,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共生问题,拍摄时更要达到和现实世界最大程度的贴近。
3 渔民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3.1 创作前期准备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1/622.html
上一篇:人字的文化阐释
下一篇:新疆人类学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表达以刘湘晨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