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类学学报》栏目设置[10/06]
- · 《人类学学报》数据库收[10/06]
- · 《人类学学报》投稿方式[10/06]
- · 《人类学学报》征稿要求[10/06]
- · 《人类学学报》刊物宗旨[10/06]
新时代的旅游策略艺术与节日双重构建的审美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进入审美现代性,人类经验的贫乏不再是欲遮还羞般的隐晦曲折,早已演化为路人皆知的不言而喻,正如本雅明在《经验与贫乏》中指出的“我们经验的贫乏只是更大的、以新的面目—
进入审美现代性,人类经验的贫乏不再是欲遮还羞般的隐晦曲折,早已演化为路人皆知的不言而喻,正如本雅明在《经验与贫乏》中指出的“我们经验的贫乏只是更大的、以新的面目——其清晰与精确就像中世纪的乞丐一般——出现的贫乏的一部分。”[1]在当代中国,意识到人们经验的匮乏,体验型经济①1970年,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便提出,体验经济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随后1998年美国战略地平线LLP公司的创始人派恩二世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中认为体验是一种新的价值源泉,体验经济代表着当今经济发展超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的新潮流。一路高歌猛进,与同样注重体验的旅游业一拍即合。如果说,近几年来流行的农家乐式的旅游模式出售的是一种普通但城市人口稀缺的农耕文明的生活体验。那么,乌镇旅游通过引入乌镇戏剧节,与艺术结合,出售的便是一种普通大众更难获取的高端审美体验,成功地吸引了更多的文艺青年以及戏剧爱好者这类旅游人群。然而,当下对乌镇旅游的研究依然更多集中在对传统古镇模式的分析,很少有研究者把注意力分散在戏剧节作用下的审美体验对乌镇旅游的影响。笔者认为,审美体验是旅游体验中最为珍贵的体验,在“审美经验中孕育着在普通感觉经验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无限可能性。”[2]将审美体验引入到旅游体验中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审美经验更多的需要去艺术中寻找。正如英国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指出,审美经验是从人类对艺术和自然的普遍欣赏中,“从艺术家生动的创造活动中,以及从各种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长期而又变化多变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来的。”[3]乌镇戏剧节通过引入戏剧艺术,并将之以戏剧节这种节日仪式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此向游客提供了同类古镇旅游中所缺乏的艺术与仪式带来的独特审美体验。因此,在体验经济时代,考察乌镇戏剧节这种以艺术节日所具有的独特审美体验加固旅游品牌的旅游策略,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艺术节日的生态,了解当代人特有的审美经验,而且可以更深层且具体地把握当代社会美学的新发展,对当代旅游业的更好发展也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一、审美体验之源:艺术与节日仪式相结合的戏剧节
审美体验不仅是美学上的问题,从根源上探索,它更是人类学的问题。对乌镇戏剧节的审美体验进行溯源,便可发现艺术与节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德国著名阐释学美学家伽达默尔正是从人类学的视野出发,一路考察艺术与节日的关系,最后具体到戏剧与节日的关系,得到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答案。
在《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一书中,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立于“此在”,即人的存在的本体论的影响下,直接追溯人类最原初的生活经验、艺术经验,来“揭示艺术现象赖以确立的人类学基础”[4],为与古希腊艺术、基督教传统艺术不同的现代艺术确立合法性。伽达默尔直接点明,“我们艺术经验的人类学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应在‘游戏、象征、节日’的概念上阐明”[4]。由此,他提出了与现代艺术紧密相关的三个重要概念:游戏、象征与节日。他指出,现代艺术返回到了游戏,制定了象征概念,形成了能够建立人类相互交往契机的节日,进而说明了艺术和节日的共通之处:其一,二者都是“属己的时间”①伽达默尔把生活中时间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某物”的时间,这种时间是空无的,人类必须用某种东西去填充它,如果用虚无来填充,这个时间经验就是“无聊”,如果用繁忙来填充,就是“繁忙的空无”,这类时间你无法感受到它,而是作为必须被派遣的东西而体验。另一类时间就是“属己的时间”,在这类时间里你能感受到时间自身生命的存在,它不受主观意志的排遣,它占用人的生存,排遣人的存在。节日和艺术都是这类“属己的时间”。参见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其二,站在人类学的基础上,二者都是人类交往的重要方式。节日打破了人与人日常生活中的隔绝,让人们聚集在一起庆祝。艺术则通过传达人类的集体经验,超越不同时代文化的界限,以审美经验凝聚人们。
同时带着对问题“在电影等新的形式冲击下,戏剧是否会受到影响或失去地位”的思考,伽达默尔在《戏剧的节日特征》中更进一步地探讨了戏剧这类艺术形式与节日的关系。他指出,“要想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真正有思想的历史学家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戏剧的节日特征上,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戏剧的本质特征”[5]。由此,追根溯源,伽达默尔从古希腊作为节日庆典的戏剧开始,将戏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崇高的宗教风格时期,此时戏剧是作为辅助性的宗教节日插曲;第二时期是道德超越或道德崇高时期,以常设剧场为特征。戏剧在舞台表演中隐含着向社会生活的真正伦理形式过渡,观者回到了他存在的最深处,不再如前一时期是宗教或世俗庆典的参与者,而仅是观者。第三时期是正在发生的现在,伽达默尔并没有为它命名。但他已经感觉到了现代戏剧感受方式的不同,他认为,现代戏剧拥有支撑着人类超越个体的共通精神,有把我们带回礼拜节日的古老的宗教渊源的趋势。总而言之,戏剧至今依然是以代表节日精神的形式存在。最后,伽达默尔以里尔克的小诗:“在我们之上/在我们身旁/天使在嬉戏”来说明戏剧持久节日特征的真正体验就在于直接的交往经验,说明尽管有新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但由于戏剧浓厚的节日特征,依然会使得戏剧长久不衰。
文章来源:《人类学学报》 网址: http://www.rlxxb.cn/qikandaodu/2021/0402/630.html
上一篇:旅行人类学
下一篇:人类学视阈下茶卡盐湖的工业开发与景区生产从